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訓練以外的各種閱讀活動,其內容范圍和閱讀形式更寬泛,能夠開闊學生視野,彌補課堂閱讀的局限性,是擴展學生知識面的重要途徑。揭陽市首批名教師、揭西縣紀達中學教師張振娜認為,伴隨著“雙減”政策在全國各地各校落地落細,課外閱讀也進一步全面普及,成為落實“雙減”的重要內容。
那么,學生如何在更加充裕的課余時間里,提高課外閱讀效能?張振娜認為,學校和家長應做好引導,讓學生的成長路上溢滿書香。
制定計劃,明確課外閱讀的目標
閱讀是美學修養熏陶的過程,人文情懷的養成過程,人生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啟迪、情感的熏陶、品質的鑄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的數量與質量。
“閱讀本身對青少年的吸引力是很強的,課外閱讀能為學生打開一扇新大門,學生們通過文字領略豐富的世界,無限拓展自己的認知范圍,閱讀給學生學業上、人生成長方面帶來極大幫助,同時享受到無與倫比的閱讀喜悅,閱讀動機一定會大大提高,成為他們自身的需要?!睆堈衲日f。
面對浩如煙海且質量參差不齊的課外書籍,張振娜表示,老師和家長在指導孩子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提前對這些書籍進行分類、選擇,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和監督作用,防止學生選擇閱讀一些低俗膚淺的書籍。她建議,中小學生的閱讀對象應該以課標提供的必讀和薦讀著作為主,還可以選讀由課內到課外延伸而來的書,可以根據課內的文章,緊跟教材的進度,確定課外讀物。比如,學習完七年級《秋天的懷念》一課后,學生可以從文章的某個角度出發,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閱讀內容,如母愛主題、生命主題、史鐵生的其他作品等;學習魯迅的小說《故鄉》后,可以延伸閱讀《魯迅小說集》。同時,語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以一個月或一學期為計劃時段,明確閱讀目標,盡量進行量化,比如一個星期內閱讀多少頁,或者一個月內閱讀一本或幾本課外書籍。讀完之后,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要完成哪些任務目標,都要在閱讀計劃里有明確規定。
循序漸進,提升課外閱讀的能力
掌握了科學的閱讀方法,既可“讀書破萬卷”,更能“下筆如有神”。因此,教師應從多方面幫助學生掌握切實有效的讀書方法。張振娜建議,教師要將課內閱讀中對文字的感知能力和理解鑒賞能力與課外閱讀的遷移、擴散、應用能力合二為一。同時針對閱讀規律對學生進行指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薄到厚,由易至難。
在紀達中學,張振娜作為語文教研組長,帶領教師團隊在校園里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激發廣大學生的閱讀熱情。教師們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打卡、文藝班會、出版墻報、朗誦沙龍等活動,學生們通過讀書報告、筆記評比、思維導圖等形式展示課外閱讀成果,切實提升閱讀的效能。
潤物無聲?!伴喿x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成長期的學生更需要閱讀的滋養。雙減之下,更要切實提升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效能,這離不開教師、家長、社會的科學引導、助推?!睆堈衲群粲跫议L們以身作則,與學生、學校和社會合力形成課外閱讀的良性氛圍,指導學生在“中高考指揮棒”之外,尋求終身教育和自我拓展教育的融合路徑?!懊恳晃唤處煻紤撌菍W生閱讀的推動者,尤其是語文教師,更應該把大量閱讀當成職業生涯中的頭等大事,當成生命的剛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獨到、深刻、持續的引導,不僅能極大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還能促進他們提升閱讀品位,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睆堈衲日f。
(編輯:李霞)